近日,斐济《今日》杂志刊发了对周剑大使的书面专访。在长达八版的专访中,周剑大使全面总结中斐在基础设施、气候变化、减贫、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深入介绍中国对斐济和岛国政策,系统阐释台湾问题历史经纬,批驳“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专访主要内容如下:
主持人:您如何平衡斐济的文化价值观与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周大使:我非常喜欢斐济文化,赞赏其中蕴含的友好、慷慨、包容、集体主义、尊重传统、爱好和平等价值观,这与中华文化所强调的和谐、友好、平等、包容等价值观是契合的。
中国与斐济等岛国开展合作始终秉持“四个充分尊重”原则,即充分尊重岛国主权和独立,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岛国意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充分尊重岛国民族文化传统,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充分尊重岛国联合自强,支持岛国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安全、包容、繁荣的蓝色太平洋作出贡献。中国对岛国的政策强调互相尊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这与斐济的文化价值观是相通的。
主持人:您能否分享与斐济领导人礼节性会晤中的难忘时刻?
周大使:我来斐济第10天就有幸拜会了兰布卡总理,这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兰总理握手有力,意志坚定,思路清晰,传递出他对斐济发展振兴的坚定承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兰总理是斐济领导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有高潮也有低谷,在70多岁时再次达到事业的巅峰,展现了斐济领导人的坚韧、智慧和执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斐济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兰总理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我相信在他及其团队的领导下,斐济这艘巨轮将穿过激流,绕开暗礁,驶向繁荣发展的光明彼岸。
主持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斐济华人社区的历史及其与斐济人民的纽带。
周大使:民族多样性是斐济的特色所在和力量之源,华人是斐济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1855年,首位华人梅百龄漂洋过海来到斐济这片陌生的土地。此后,越来越多华人来到斐济繁衍生息,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华人在这里勤奋工作,重视教育,成为商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并把中华民族勤奋、自律、坚韧不拔的价值观带到斐济,为斐济经济社会发展和充实多民族文化做出贡献,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今年是华人抵达斐济 170 周年,我们希望斐济的华人社区能够传承奋斗、团结和奉献的精神,共同为斐济的发展以及中斐友谊作出更多贡献。
主持人:用您自己的话说,中国与斐济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日常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周大使:相互尊重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更是我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坚持与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相互尊重。中方始终支持斐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支持斐济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斐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这就是中斐友好大厦的基石。
二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以大欺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岛国发展关系,始终认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都应以礼相待。去年8月,我有幸陪同兰布卡总理访华,亲眼见证中方给予兰布卡总理的接待与美国总统别无二致。所罗门群岛总理、玻利维亚前总统等多位政要都曾公开表示访华期间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赞赏中国对待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理念,深受感动。
三是经济上互惠共赢。2018年中斐签订“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斐投资兴业,斐济水、诺丽果等特色产品走入了中国商场超市,双方贸易交流更加频密,去年还在沃达丰体育场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斐贸易展。中国在斐济参与建设了道路、桥梁、码头等重要基础设施,推广菌草、水稻种植技术,有力提升了斐济民众生活质量。
四是人民的互帮互助。斐济人民在中国遭遇地震时伸出援手,中国积极支持斐济应对飓风、疫情等挑战。我们帮助斐济学子走出国门,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探索更广阔的世界,邀请“光明行”医疗团队送医上岛,帮助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中斐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主持人:有一种观点认为,联大第2758号决议未解决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系统代表权问题,也没有说明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周大使:这是对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恶意曲解和对国际法的公然挑衅。很多斐济朋友对台湾问题的由来不甚清楚,我愿从历史、法理和实践方面加以说明。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历史上虽被日本短暂占领,但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1945年《日本投降条款》都表明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1945年10月2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宣告台湾光复:“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发动内战失败的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后,以所谓“中华民国”的名义与中央政府对峙,海峡两岸由此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台湾问题只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中国拥有对台湾的主权从未改变。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