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大使在贫困儿童教育基金会慈善晚宴上的讲话
2024-11-09 14:10

尊敬的斐济副议长、外交部助理部长奎里奎里塔布阿,

斐济贫困儿童教育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萨米、运营经理尼尔马拉,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慈善晚宴活动。

在成为一名外交官之前,我曾当了五年的英语教师。虽阔别讲台三十余载,我脑海中仍时常浮现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眼神,心中始终保留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中国有“希望工程”援建小学和资助困难学生,自1989年以来,共援建2.1万所希望小学,资助728万名学生。

来到斐济后,我高兴地看到,斐济贫困儿童教育基金会15年来一直秉持服务贫困儿童的宗旨,通过提供奖学金、校服文具、课业辅导等方式帮助贫困儿童接受教育,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此,我谨对基金会成立1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基金会团队成员们致以崇高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浏览基金会官网时,我注意到一组令人深省的数据:据估计,目前斐济近3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超10%的5至14岁斐济儿童因贫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教育是让人摆脱贫困的关键之一。不难发现,为帮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保障孩子们的受教育权。2020年,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其中,实施教育精准帮扶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特别是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帮助众多学生改变命运,也让他们的家乡走上致富道路。今年8月,兰布卡总理访华时曾表示,希望将中国的脱贫经验带到斐济来,进一步提升人民福祉。作为好朋友、好伙伴,中斐将加强教育减贫经验交流互鉴,共同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和减贫目标的实现。

教育是实现国家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繁荣的根基。中斐两国虽国情不同,但同样重视教育对立德树人、国家振兴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人民诉求的教育发展道路,致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斐济教育资源丰富,中小学和高校门类齐全。我曾到访过不少斐济中小学、高校,同学生和老师们亲切交流,能感受到斐济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他们正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价值,积极投身斐济国家发展振兴之中。我们要加大对这些孩子的投入,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

教育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中斐同为多民族国家,深知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2012年,南太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目前,斐济各行各业的精英纷纷赴华培训交流,一批批斐济学子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越来越多的斐济民众开始学习汉语,加入到了解中华文化、传颂中斐友好的大家庭。着眼未来,中方愿提供更多奖学金和培训名额,开展更多“中文+职业技术”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加强当地民众能力建设,促进中斐文明交流互鉴。2024年世界中文大会即将召开,各国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北京共商国际中文教育大事,共同推动世界多元文明繁荣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慈善不只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心与心的连接;不只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近年来,中国驻斐济使馆同基金会长期保持友好关系,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贫困儿童教育事业尽一份心意,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不久前,基金会同斐济蘑菇协会共同发起蘑菇种植计划,通过推广中国援斐菌草种植技术帮助贫困家庭致富,为贫困儿童接受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希望更多斐济朋友能够了解、应用这一神奇的“致富草”。

今天,我有幸代表驻斐济使馆向基金会捐赠80个书包和80套文具,为贫困儿童教育事业作出一点贡献,希望获赠儿童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心意,努力学习。使馆愿同基金会加强沟通联系,为改善贫困儿童教育现状提供更多帮助,继续支持斐济教育和脱贫事业发展。

最后,衷心祝愿斐济贫困儿童基金会的项目越办越好,不断传递更多爱心、点燃更多希望,为贫困儿童教育事业、为中斐交流合作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